对于工作日长短的斗争
工人在为资本家劳动的一天中,只有在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内才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。因此资本家会极力设法延长一天内的工作时间。这就造成了英国19世纪初期那些骇人的剥削。
但是,由于“剩余人口”的存在,他们没有生产资料,如果不出卖自己的劳动那就几乎没有办法活下去,因此即便去那些工厂可能会严重损害健康,也总是会有人涌入这些工厂,作为新的劳动力补充进来。如此,资本便可以持续剥削劳动。(这么看来,造成一定程度的失业反倒可以给资本带来更多的权力——剥削工人的权力。唉,“自由得一无所有”。)
并且,如果劳动力的补给相当地充足,死亡了一批又能马上补充一批进来,那么资本就更加不会把劳工当人看。例如,如果由于过度劳动产生的利润比因奴隶早夭而产生的损失小,那么奴隶主就会有充足的动机来改善奴隶的生存条件;反之,奴隶将只会被当作一个物来使用。
然而,如果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时间,工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伤,寿命将会缩短。本来可以工作50年的工人可能仅仅工作10年便死亡了。长此以往,人口将会缩减、人口质量将会下降,工人的供给便会不足,生产便会受到影响。因此,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,资本此时反而会设法将劳动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。
此外,工人与资本的博弈也会改变工作日的长短。资本会通过影响政治来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法案(延长工作日);工人则会进行反抗。但是工人是处于劣势的。例如,在缩减工作日的法案颁布后、生效前,掌握着话语权的资本代替工人“发声”:
必须记住,1846-1847年爆发了可怕的危机,工厂工人深受其害,因为很多工厂开工不足,另一些工厂完全停工。大量工人的生活非常窘迫,很多工人负有债务。因此,可以有把握地断定,他们宁愿劳动时间更长一些,以便弥补过去的亏损,偿还债务,或者从当铺赎回自己的家具,或者把卖掉的东西再补充进来,或者为自己和家属添置新衣。
看这逻辑,跟“996是福报”是不是异曲同工?
这种情况显然是工人处于劣势地位造成的。本来工人工作4天就可以够自己生活一周;但若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呢?若他们的工资下降呢?工人可以左右自己工资的上涨下降吗?工人可以左右生活资料价格的变化吗?只要遇上这两件事,工人就只能乖乖就范。事实便是这样,工厂主降低薪资,然后在工人中进行哄骗,使得他们去反对缩减工作日的法令;如果工人不从,他们就“代表”工人发声,说缩减工作时长使得工人的生活更加艰难。